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
“混合估值和市值法理财,两手抓或者更香。”日前,平安理财发布文章指出,随着债市的企稳回归,票息空间逐步压缩,投资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最佳时间窗口已经过去,同时,由于市值法理财业绩在回归,建议投资者混合估值和市值法估值的理财产品两手抓。
去年11月破净潮以来,为稳定投资者情绪,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推出摊余成本法估值、混合估值的理财产品以稳定投资者情绪,“波动性中寻求稳定性”成为新的卖点。
而当前面对居民投资意愿下降,储蓄意愿上升的情况,银行纷纷推出费率优惠、缩短产品赎回期限等措施吸引投资者。
“国民呼唤有效的财富管理。”日前,在普益标准、兴银理财联合主办的“第十一届普益标准财富论坛”上,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、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,当前理财收益率进入3时代,已基本与银行存款持平,甚至还出现了两次破净,解决这种趋势性的困境,需要更有效的财富管理。
破净潮下投资者情绪低迷
,,Telegram群组(www.tg88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,飞机群组内容包括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,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在疫情、加息、冲突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下,2022年资管市场整体低迷,大部分资产价格投资回报率为负。
作为资管行业年轻的“生力军”,银行理财也未能幸免。在遭遇了上半年权益市场大幅调整和四季度债市负反馈冲击之后,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破净潮,其中11月破净潮引发了一场“踩踏式”赎回,造成了债券市场的负反馈效应,使得其产品端、客户端、投资端都承受了巨大压力。
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(2022)》显示,截至2022年末,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7.65万亿元,同比下降4.66%。
几重压力之下,银行推出多种手段挽留投资者,除了上文提到的摊余成本法估值、混合估值,多家银行也推出了费率优惠,同时大举自购增加投资者信心。
“银行理财客户主要以C端、个人为主,基于原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形成较低的风险偏好,资金流动性高;而在各种监管规则全面落地实施以后,投资端面临高波动、低流动性风险。”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在会上指出。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,与此前热情推荐投资理财产品不同,当前银行较倾向于向普通投资者推荐保险理财、结构性存款等保本保息产品,及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理财产品。
同时,央行公布的《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》显示,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61.8%,比上季增加3.7个百分点;倾向于“更多投资”的居民占15.5%,比上季减少3.7个百分点。
电报群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www.allbetgame.us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银行理财花式吸引投资者,专家:国民呼唤有效财富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