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资不足 考评需重新设计
为培养市民对中国历史认识,有议员提出「中国历史列为高中必修科目」无立法效力的议员议案,经修正案修改为「必须学习经历」及删去「作为必修科目」后获得通过。多名议员质疑其可行性,更有议员直言动议不符实际,称师资不足以致结构未能调整,加上新增课程会令学生压力增大、难执行。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对原议案有保留,认为时机未够成熟。
议员龙汉标在会议上表示,新学制下每年约7万名考生仅不足12%报考中史,难怪新一代对历史认识不足,但认为循循善诱好过一蹴而就。他指出,改动亦要考虑到非华语学生的需要,语言文化的差异可能带来较大挑战,政府要考虑提供针对性支援措施,以创造合适环境。
学习历史 不局限课本
另一名议员吴秋北对议案直言归根究柢是不符实际,称青年对于民族历史要补课,提升国家认同、民族自豪感最重要通过历史学习,但可不局限课堂书本,建议以影视娱乐、武侠小说推广,则不需要教育局觉得为难。中华文明是仅有、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,指反观西方历史处处存疑,称西方上古史例如古希腊、古罗马大多数是子虚乌有的神话伪史;西方近代史的战争侵略、殖民地掠夺,形容是极端邪恶。
此外,议员黎栋国亦批评2001年当局作出奇怪决定,即允许其他方法教授中国历史,令中国历史科支离破碎,虽然5年前政府拨乱反正令中史成为独立必修科,但高中公社科刚起步,认为现时再改动中史科会「快咗啲」。
蔡若莲对中史设为新高中课程有疑虑,认为考评重新设计要时间部署,对原动议有保留,认为时机未成熟。她又称,明白议员希望青年认识历史文化,但综合多项因素,现时不会考虑原议案要求,认为会带来太多影响。
转载说明:本文转载自USDT交易平台。 电报群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www.allbetgame.us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中史倡列高中必修 教局称未成熟耍手